close

半跏思惟像,是一種流行於古印度貴霜王朝犍陀羅地區和東亞佛像藝術造型,指的是結合了半跏坐姿和思惟相的悉達多太子彌勒菩薩像。尊像一般左足支地、右腿盤起橫放在左大腿上(半跏坐),以手支頤呈現出思索狀態(思惟)。通常一方面認為是表現了佛祖身為悉達多太子時苦思人生哲理及至開悟時的情形,或代表為彌勒菩薩思索像。

7世紀始,彌勒信仰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此時常見「彌勒思惟像」[1]。「太子思惟像」與「彌勒思惟像」兩者尚無明顯造像或圖像的區分定論,惟嚴謹統稱為「半跏思惟像」。[2]

「半跏思惟」造像藝術從十六國北齊北周時期(約公元304年至公元581年)的石窟和單尊像上一直流行製作,進入隋唐後漸趨衰落。[3]

 

文出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A%E8%B7%8F%E6%80%9D%E6%83%9F%E5%83%8F

300px-Maitreya_Koryuji.jpg

2659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12252004 的頭像
    p12252004

    145遊樂去的部落格

    p12252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